笔者近几年主要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经常和教育专家、优秀教师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对专家型教师有了一种较为直观的感受。笔者认为,专家型教师和普通教师相比有四“多”。 第一,多了一份投入。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与人的区别主要在业余时间上。专家型教师的业余时间主要安排了工作,休息时间仍然充满了思考,而我们的业余时间一般主要安排娱乐活动。窦桂梅老师初入教坛时,为了备好一节课,经常抱着孩子在教室里反复试讲,经常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正是由于这份投入,现在窦桂梅已经成长为名声显赫的专家型教师。而作为教书匠的我们,常常自满于“基本”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业余时间备点课、研究一下学生、偶尔家访就觉得吃了大亏。 第二,多了一种学习。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终身学习,专家型教师在这方面堪当楷模。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一直是在对自己的否定与批判中发展自我,更新自己。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同志,工作异常繁忙,但仍然每天至少要保障一小时的学习时间;60多岁的邱学华老师、70多岁的马承老师,至今仍活跃在课堂上,并能够熟练地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着是快乐的”,这是专家型教师的真实写照,我们有这种不断“刷新”自我的意识和勇气吗? 第三,多了一些反思。我们可能总是埋怨自己的工作太忙太累太乏味,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走入了一种简单的循环往复之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磨道效应”:路走了很多,实际却并没有走出很远,自身的素质并没有得到长足的提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教授多次在演讲中“推销”他的成功保险,谁能够坚持每天认真写一篇教育反思,10年后必成大器,否则他赔偿损失。反思,是汲取经验教训的最有效手段,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反思,是专家型教师的一个普遍特征。 第四,多了一点执着的爱。专家型教师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事件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并始终乐此不疲充满激情。爱是教育的基础,这份可贵的热爱使得教师对教育教学始终充满浓厚的兴趣,能够潜心研究,穷思竭虑,从而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比如魏书生先生,他曾有过几次脱离贫寒的教师岗位走上企业管理层的机会,但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热爱,使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潜心教育教学,成为一个教育家。有的教师,今天研究自主教学,明天探讨尝试教学,后天又实验学案导学,不甘“板凳须坐十年冷”,不能坚守那份宁静,最终难以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