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在50年代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
(一)特征
分析来访者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往往可看到以下三个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在各种不合理的信念中,这是最常见的。即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它常与“必须”、“应该”这类词连在一起,如“我必须成功”、“他应该对我好”等等。怀有这种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 2.过分概括化: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一遇挫折便概括为自己“没有”、是“失败者”,一遇点不幸便认为自己“前途渺茫”。这种以一、两件事情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的价值,其结果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并引起焦点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是对他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其很坏,无一可取,从而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RET有句名言:“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即对事不对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的这一现实。还有一种过分概括化的表现是有些人,如漫画中所说的那种恐怕树叶砸破了头的人,这类疑云密布的来访者往往发现皮肤上有一点点奇怪的颜色或某一部位舒服,便会胡思乱想:“我恐怕得了癌症。”之所以如此,是把某种现象的一种表现认作是整个现象的预兆了。 3.糟糕透顶:这种不合理的信念认为某一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这种信念会导致个体陷入严重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之中而难以自拔。当一个人沿着糟糕透顶这种思路看待事物,遇到了自己认为绝对糟糕的事情时,就把自己引入不良情绪状态中。 艾里斯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以理性信念对抗非理性信念的潜能,但又常常为非理性信念所干扰。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维和信念,而那些具有严重障碍的人,这种倾向则更为强烈。 RET认为常见的非理性信念主要有: ①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②有价值的人应有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③任何事物都应该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④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⑤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v⑥已经定下事是无法改变的; ⑦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⑧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⑨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⑩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等等。 这些非理性信念在社会中是非常普遍的。艾里斯认为,如果人们赞成这样的信念体系,那么这些人就很可能会不愉快、压抑、敌对、焦虑、忧郁,并很可能会花很多时间试图对世界施加一种不现实的控制。
(二)ABC理论 RET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称为情绪困扰的ABC理论。其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相应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认为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引起,即A引起C(或者说刺激S—反应R)。但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乍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原因。比如,一来访者因为自己不善唱歌、跳舞(A)而感到自卑、伤心(C)。这是因为她抱有这样的信念(B):我应该是各方面都出色的,都能做好的,否则我就没用,就抬不起头。这样的例子在咨询中比比皆是。 |